【加拿大Working Holiday】雙週薪?時薪制?加班費?工作前必須先搞懂的3件事

加拿大打工度假 Working Holiday

加拿大是個非常注重人權的國家,看到罷工是家常便飯,這並不代表會吵的人有糖吃,而是大家希望在合理範圍內爭取自己的權益。

剛來溫哥華的時候我也曾經在華人老闆開的公司工作過,而且不只一間,好像卻都有些相似的漏洞。

這裡並不是要以偏概全的說華人公司不好,我還是有遇到很好的華人老闆。

但是我強烈建議,如果有意願長期工作,英語能力也許可的話,大家可以試著找看看本地公司,至少我自己在薪資待遇這方面真的有些差距。

一定還是有些白人公司也是不符合規定,我也不是完全了解法規,但是幾個比較基本的大家還是要知道,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初來國外工作的朋友,應該都有跟我一樣單純的時候,面試工作的時候都是公司說什麼我們就接受。

「你知道在long weekend的時候工作可以拿到更多工資嗎?」

「你知道在加拿大一天最多只能工作8小時嗎?」

「你知道連續工作5小時就要有30分鐘的用餐時間嗎?」

「你知道試工沒有過的話還是可以跟雇主要薪水嗎?」

搞清楚下面這3件事,讓你不再被雇主牽著鼻子走:

發薪日

biweekly
(政府官網截圖)

週期

在加拿大領薪水的頻率不像台灣是以月薪(Monthly Pay)計算,在這裡基本上是雙週薪。而又可以分為每兩星期一次(biweekly ),或者每個月兩次(semimonthly )。

  • 兩星期一次,一年可以領26次薪水。
  • 每個月一次,一年可以領12次。
  • 一個月兩次,一年則是領24次。

我最有感的是真的會比較有工作的動力,因為時間過很快,感覺很快又能領下一份的薪水,另外大家都知道一個月有時候為30天、31天,甚至有28天的,其實這樣計算更明確。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加拿大有些行業是以年薪制計算薪水:例如政府公家機關、教授、海關等。這些都會在職缺上明確標注。

薪水計算

時薪制

加拿大法律規定按勞工小時數計算薪水,最低工資不可以低於各省的規定(minimum wage)。

各省有不同的最低時薪,並且會根據通貨膨脹率每年調漲或是數年調漲。所以大家出發打工度假前可以先看哪個省份的稅務及最低工資符合你的個人期待,再決定要去哪裡!

截圖 2023 04 05 上午12.28.32

目前各省的最低工資可以看這裡,但其實很多服務業給出的工資是高於最低工資的,或是部分公司有培訓制度,通過後可以漲工資。大家不要害羞,工作前了解清楚;工作後勇於發問。

小費

另外也建議大家面試的時候問清楚如果有小費的公司,制度是怎麼計算、時間上是多久發一次,像我一開始比較害羞,問這些事情會覺得比較難為情,所以事先了解清楚也比較舒服。

依不同公司各有不同的算法。有些公司是第一個月通過培訓後在第二個月開始發放小費,或是小費計算方法或比例也會因為職務而有所不同。

試工

關於培訓期間雇主是必須支付薪水的,大家在面試時一定要溝通清楚,就算最後沒有通過試工,還是可以以最低時薪計算,

自己的權益要顧哦!好久之前曾遇過有老闆讓我面試時告知員工,工作前有12小時的試工,必須通過審核才會發薪,因為接受不了這件事,更不用說告訴員工,我就趕快逃跑了💔

工作時長

加拿大工時
加拿大工時
(政府官網截圖)

加拿大法規規範員工不得工作過長時間或工作時長達到可能危及僱員健康或安全的程度。

工時

每日不能工作超過8小時,或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超出的時間就要以1.5 倍工資計算,當然也有權利可以不加班。

另外在國定假日員工可以要求休假,如果當天上班,整天工資必須以1.5倍計算。

休息

連續工作5小時就至少有半小時的無薪休息時間。如果在休息期間還需要工作的話,則雇主必須支薪。

另外懷孕的女員工,有50週的留停時間,且假期期間可以向政府申請產假補助金。

加拿大 溫哥華 海景
working holiday

在這裡工作真的蠻快樂的,通常能賺到的錢又比台灣多,WORK HARD, PLAY HARDER:)

大家面對不合理的事情要勇敢說不!雖然加拿大大部分的工作環境還不錯,但不得不說還是很多公司就是騙我們這些剛來不懂規定的小白。螺絲在台灣也有快四年的工作經驗,這一篇告訴你們台加職場差異